什么是空间桁架结构体系?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(又称球形桁架结构)是一种轻质且高刚度的几何空间结构。该体系通常由受拉杆与受压杆多向连接而成,形成稳定的三维受力系统。
这种空间桁架结构能够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荷载,特别适用于大跨度、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建筑。常见的形式包括:平面桁架、曲面球形桁架框架和扁平屋面桁架框架。其优点包括结构轻、形态多变。平面桁架的杆件与节点位于同一平面,而球形桁架的杆件与节点可在三维空间内延展。
当桁架杆件的轴线与外力作用平面不重合时,通过杆件端部连接形成的抗弯结构称为空间桁架结构,也称三维桁架结构。一般由两片平面桁架按一定间距连接而成。
平面桁架在平面内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,但在面外刚度上相对较弱。
为确保整体刚度,必须设置各种支撑系统。支撑布置若不合理,将消耗大量材料,并受细长比约束,难以充分发挥材料强度。而空间桁架结构体系能有效克服这些缺点,根据截面形状可分为正三角形、倒三角形和矩形布置。
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组成与材料
与矩形截面相比,三角截面的空间桁架结构可减少连接杆数量。当跨度较大时,上弦杆受压较大,可分为两根形成倒三角桁架;当跨度较小时,下弦杆截面较小,则可分为两根形成正三角桁架。当两下弦杆在支点处相交时形成梭形桁架。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具有面外刚度大、吊装方便、节约支撑钢材等优点。但计算过程复杂,杆件空间夹角多为非整数,节点结构复杂,对焊接精度要求高。无论何种形式,其均能承受多向荷载,适用于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大跨度建筑。常用的基本单元包括四角锥单元和三角锥单元,这些单元组合形成完整的球节点体系。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类型
按结构组成分类
平面桁架:所有杆件和节点位于同一平面,常用于局部结构或简易支撑(如屋顶桁架)。其结构简单、制造方便、成本低,仅承受轴向力,材料利用率高。
空间桁架:杆件与节点在三维空间组合形成稳定体系,适用于大跨度、复杂荷载场景(如体育场、航天支架)。杆件三维布置可承受多向荷载(风力、地震等),整体稳定性强,抗面外变形能力高,减少支撑数量并增加可用空间。
按几何形状分类
三角锥体系:由三角锥单元组成,稳定性高(源于三角形自稳特性),常用于重载结构(如工业厂房)。
- 重载结构:工业厂房、重型设备支撑(如钢厂高炉车间,承载荷载超过50kN/m²)。
- 大跨度结构:如体育场主桁架(跨度≥60m)、机场航站楼屋盖。
- 高稳定性:三角形几何使节点受力均匀,抗侧刚度可达跨度的1/150~1/200。
- 荷载分布:锥体单元将垂直荷载转化为轴力,减少构件弯矩,如国家会展中心中央展厅采用倒三角锥体系,节省钢材约25%。
四角锥体系:由四角锥单元组成,可通过正放、斜放、抽空等方式组合,适用于不同跨度(如展馆、机场)。
- 双向刚度优化:通过调整锥体倾角(30°~60°)平衡平面内与面外刚度。如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屋盖采用45°倾斜方锥体系,风振系数降低30%。
- 经济性提升:比传统网架节省15%~20%的钢材(如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)。
- 自由曲面体系:通过曲杆形成不规则几何外形,用于异形建筑(如博物馆)。
- 参数化建模:基于BIM技术实现复杂形态,如北京大兴机场C形立面精度控制在±2mm。
- 荷载适应性:通过调整曲率优化风荷载形状系数(μs≤0.8),如上海中心观光厅曲面桁架风压设计值达1.2kPa。

按扩展维度分类
一维扩展:用于线性支撑(如桥梁、塔架),形成梁状结构,适合小跨度线性支撑,结构简单、施工快捷,常用于行人天桥支撑桁架或临时屋盖。
二维扩展:用于平面或曲面支撑(如楼板、穹顶),形成板状结构,可覆盖大面积空间,减少节点数量,常用于展馆屋顶或火车站站台雨棚。
三维扩展:用于复杂连接(如空间站桁架、大型天线阵列),形成充填型三维结构,空间刚度高,承受多向荷载,可模块化组装,便于扩展,如卫星接收站的抛物面天线支撑桁架。
按特殊功能分类
模块节点与快速连接设计:支持轨道装配或现场扩展,适用于临时建筑、应急工程等,可重复利用,缩短施工周期,降低成本。
张拉桁架:与索结构结合形成预应力体系,增强稳定性,适用于轻质大跨度结构(如体育场顶棚)。预应力抵消荷载变形,结构轻巧美观。
荷载分布与结构性能:
作为高效的空间结构形式,大跨度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具有独特的受力特点。在荷载作用下,杆件主要承受轴向拉压,使截面应力分布均匀。
以常见三角形桁架为例,受均布竖向荷载时,上弦受压,下弦受拉,腹杆受力随布置而变。
这种受力模式能充分发挥材料强度,与同等荷载条件下的实心梁相比,钢桁架能以更少的材料实现更大跨度。例如,在大型体育场中,钢桁架可实现上百米跨度且自重较轻。
钢材具有高强度、良好的塑性与韧性,这使空间桁架结构在地震与风振作用下能吸收能量,避免脆性破坏,提升抗震抗风性能。
在地震区的大跨度建筑中,钢框架凭借优异的延性可保持整体结构安全;同时,工厂预制化生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精度,使空间桁架结构体系成为体育馆、展览馆及机场航站楼的主流选择。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设计、制造与安装过程
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外形尺寸、节点坐标及杆件表,使用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合理划分桁架并设计节点。整个主体结构被拆分为独立杆件与构件单元,并分别绘制详图。施工详图设计主要包括:节点装配总布置图、节点装配顺序图、杆件图、节点详图及材料清单。
切割工艺
主体结构由钢管切割而成,各构件节点均为相贯连接。钢管沿相贯线切割成标准小段,便于后续焊接组装,提高整体精度并减少尺寸误差。
线切割机是一种工业设备,用于自动切割圆管、方管或异形金属管的端口、孔洞及弯头。它广泛应用于建筑、造船及机械工程领域。等离子机型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,而激光机型可实现高精度坡口切割。

现场桁架组装
首先使用吊车将构件放置在模板上,并根据施工图调整杆件位置。若构件加工偏差超出允许范围,可进行加热校正,但温度不得超过正火温度,校正后需自然冷却。
然后焊接上下弦杆接头,最后组装上下弦间的腹杆及支撑件。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尺寸精度,以保证后续吊装顺利进行。
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在各行业的典型应用
如今,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已广泛应用于桥梁、体育场、机场及火车站等大型及异形建筑中。它是现代大跨度屋盖结构的重要施工形式,常用于商业及工业门廊、展厅屋顶等。现代大型舞台与灯光系统也常采用球形或八向桁架。管状球桁架还广泛应用于现代摩托车和汽车的制造中。
著名的空间桁架结构工程案例包括:
桥梁案例:福斯铁路桥 (Forth Rail Bridge)
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空间桁架结构铁路桥之一。主跨采用三组巨型悬臂桁架,从两侧塔柱向中部延伸并通过短桁架连接。其上下弦为双管桁架结构,通过腹杆相连,形成刚度极高的三维空间框架,有效抵抗强风荷载,满足严苛的安全标准。
体育场案例:休斯顿穹顶体育馆
作为世界首个大型全空调穹顶体育场,也是首个多功能圆顶体育馆,其屋盖为直径约 218 米的双层网格球面穹顶结构,由螺栓球节点或焊接节点连接的网格单元组成。整个屋盖无内部柱支撑,形成宽阔的无柱空间,为赛事与活动提供极大便利。
机场案例:巴黎戴高乐机场 1 号航站楼
该建筑的主体由若干倒置钢筋混凝土金字塔组成,其屋盖与侧墙广泛采用三维空间桁架结构体系。这一体系不仅实现了大跨度空间,满足航站区宽阔净空要求,同时创造了极具识别度的建筑外观。“内桁架 + 外幕墙”设计还为设备与管线提供了夹层空间。
结论
拥有二十多年专业经验的 XTD Steel Structure 一直深耕于预制钢结构领域。无论是摩天大楼、跨江大桥,还是现代体育馆、展览中心及标准化工厂,我们均成功交付了数千个标杆项目。
以匠心铸就强度,以专业定义品质,XTD 致力于将空间桁架结构体系的美与力量延伸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。